【第95期】似彩糖是碧璽
資料提供:伊犁寶石鑑定所 羅淑萌、李俊逸、張雪屏、楊雅婷
▲2016年5月 巴西礦區之旅
◎ 浮翠流丹
電氣石(Tourmaline)其英語一詞源於斯里蘭卡僧伽羅語(Thora malli තෝරමල්ලි),這是一種色彩多變,外觀絢麗斑斕的寶石,電氣石的晶系為三方晶系,其典型原石晶體呈現三角柱狀,並且晶體柱面上帶有垂直C軸的條狀生長紋。中國古代電氣石又被稱為「碧璽」,在唐朝年間因為絲綢之路蓬勃發展,電氣石也跟著駱駝商隊傳入到中國。隨後也有鄰國將碧璽作為貢品、禮物,到了清代晚期碧璽即成為慈禧太后的最愛,當時大太監李蓮英姪子李成武於愛月軒筆記中記載到:「慈禧太后腳踩碧璽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估值七十五萬兩。然是物大者難得。」直到現代,寶石級碧璽仍舊是人們爭相收藏的新寵兒。
碧璽形成於花崗偉晶岩還有氣成熱液礦床,通常紅色調、黃色、綠色的碧璽形成於較低的溫度,而黑色、深暗色調碧璽則形成於高溫,碧璽的產地有:巴西、美國、中國、非洲大陸、義大利、緬甸、斯里蘭卡。
▲ 左:天然彩色碧璽原石 右: 偉晶岩與碧璽及其週圍的岩層(示意圖)
▲ 左:天然黑碧璽與白色石英母岩共生原石 ˊ中: 天然黑碧璽原石吊墜 右: 罕見的緬甸天然粉紫色蕈狀碧璽原石
◎ 萬紫千紅
碧璽是屬於一種類質同像系列的寶石,內部的化學元素經常交換替代,化學成分為硼(B)矽酸鹽,其他的化學元素還含有: 鉀(K)、鈉(Na)、鈣(Ca)、鋁(Al)、鐵(Fe)、鋰(Li)、錳(Mn)、鎂(Mg),並依化學成份主要分為四大類:鋰電氣石(Elbaite)、鎂電氣石(Dravite)、黑電氣石(Schorl)、鈉錳電氣石(Tsilaisit),其中鋰電氣石、黑電氣石 及 鎂電氣石、黑電氣石 這兩對組合為完全類質同像,而鎂電氣石 及 鋰電氣石並不算完全的類質同像。
每一種不同顏色的碧璽也各有不同的商業名稱,如:含銅電藍色碧璽稱為「帕拉伊巴碧璽Paraiba」,外觀呈現濃郁紅色調的碧璽稱為「紅寶碧璽Rubellite」;而紅色與綠色相間或兩種以上顏色組合的品項稱為:「西瓜碧璽Watermelon Tourmaline」。
▲ 左:各天然黑色異極礦電氣石 (晶體錐面始終相異於另一端的錐面) 右:各種不同顏色及車工的巴西天然碧璽刻面
▲ 一顆天然紫紅色的刻面碧璽,在二色性觀察下呈現: 深紫紅色–淡粉色二色性
◎ 光學效應
碧璽有十分明顯的「二色性」特徵,使用二色鏡觀察可見明顯深色至淺色,或顏色差異較大的二種不同顏色,這是由於晶體存在兩個不同的震動方向,並垂直於光的傳導方向,而造成光的吸收不同而產生。
色帶在碧璽當中是常見的,並可以是多種不同顏色的組合,其顏色垂直於晶體C軸方向,也可以由晶體C軸方向向外延伸生長色彩繽紛多變!
◎碧璽貓眼
碧璽貓眼的成因是因為碧璽晶體沿C軸方向,具有大量平行定向排列的管狀或針狀包裹體,當切磨師傅在切磨時,取原石垂直C軸的適當方向切磨成弧面,當光線照射表面的定向排列管狀包括體時,將反射出明亮如貓眼般的光帶。
▲左:天然綠碧璽戒指 天然紫紅色碧璽原石 中:紅碧璽蛋面 天然紫色碧璽珠串 右:原石(紫色碧璽經常被加熱成為天空藍色碧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