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在泰國與珠寶商交易的趣聞 黎龍興
圖.文:黎龍興 FGA.DGA 亞瑟寶石鑑定所顧問鑑定師 逢甲大學助理教授
很多人都知道黎老師在年輕時期33至44歲的這11年間,每年平均被老闆派往泰國尖竹汶產地出差14次之多,也就是說,筆者的泰國出差行程至少150次以上,目的為何呢?幫老闆在泰國買貨,產地直送,因此我們統一珠寶行在當時除了鑽石進貨是中部第一流的,紅、藍、黃寶石剛玉類,再加上其他的彩色寶石類也都是最具競爭性的產地直購成本。也是因為這個因素,年輕的我結交了很多泰國、印度、緬甸、潮州客商,每個月都會見上幾面,直到這幾年我在香港、日本展會還會有很多老朋友跟筆者打招呼,大家互道珍重,久別重逢,相互慶幸都度過了疫情的考驗,回想二十年前的交易情景,許多趣聞還記憶猶新,今日略提幾項分享大家。
一、被允許的重量誤差
在泰國潛規則寶石的重量差距0.03克拉以內是被允許的,所以很多0.98克拉,0.99克拉的寶石都被直稱為1克拉來告訴買家,所以最保險的方法就是買貨時,包包內隨時有一個簡易寶石電子秤,大家也都知道一克拉與不是一克拉的寶石價差非常大,很多寶石批發商就是靠我們的粗心大賺利潤。
二、泰國的鑽石特別貴
很難想像泰國這樣的寶石琢磨大國,又鄰近印度,照理說鑽石的來源應該不是問題的,但是因為關稅的問題,頂級寶石滿街的國度,無論配鑲的小鑽、大size的克拉大鑽,價格硬是比起香港批發商高出有8~10%左右,許多泰國的珠寶配石都會選擇紅藍寶石或無色剛玉,而不採用進口的真鑽。
三、在美索地區的翡翠買貨的經驗
美索位於泰緬中界地區是一個比較多民族共存的山各地帶,以前許多有名的販售鴉片業者,聘用當地無身份的人為保鑣,總之就是一個異於自由社會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