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 刀尖上的藝術 茅子芳
刻瓷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人物、山水、花鳥,凡是筆墨描繪之物,無一不可訴諸釉面瓷器之上,充分展示了傳統瓷雕的藝術魅力。刻瓷時,需要用錘子輕輕敲擊刻刀、鏨子等,使其在釉面上輕輕移動,形成理想中的畫面。而根據後期是否需要上色,刻瓷還有彩雕和釉雕之分。彩雕是雕琢之後需細細上色,形成中國水墨畫的意韻;釉雕則無需上色,完全憑藉光影明暗的對比,凸顯畫面的立體感,相對於彩雕而言釉雕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民間獨特工藝
北京刻瓷,普遍認為是在清末真正發展起來,它不像玉器、象牙雕刻、雕漆等工藝那樣受統治階層的重視,只在民間發展。《北京志·工藝美術志》記載:「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順天府尹在宣武門外下斜街設立農工學堂,又稱工藝學堂,內設各種工藝科教徒習藝,其中鐫瓷科 有學生20餘人。後來學堂改為工藝局,由原來的官商合辦轉為官辦,鐫瓷科亦改為瓷工科。由於學堂體制的改變,部分學生被官商帶走,留下者有的感到學習刻瓷艱苦,有的因生活困難,大部分另謀生路,唯有朱友麟、陳智光始終從事這一專業。」
順天府工藝局早已不復存在。《燕都叢考》記載:「再南為工藝局,為商品陳列所,門在廣安門大街,今已俱廢。」茅子芳經過多方查證,終於明確現在的廣安門內大街的回民中學校址,就應該是當年的工藝局所在地。辛亥革命後,工藝局停辦,朱友麟仍以刻瓷為生,陳智光則因生活所迫,轉行到郵電局謀生。1929年,朱友麟在前門觀音寺青雲閣商場開設《師古齋》美術社,後移至琉璃廠。師古齋後來又搬到西單商場,一年後因生意不佳而歇業,朱友麟仍在家中以刻瓷為生,直到北平解放。
北京當代代表人物
今天北京刻瓷的代表性人物茅子芳並非朱友麟的正式徒弟,雖然沒有行過拜師大禮,但是茅子芳從不否認朱友麟對自己的影響。1962年春節前後,19歲的北京工美學校雕刻專業學生茅子芳來到位於王府井帥府園的中央美院展覽館,參觀《朱友麟刻瓷藝術作品展》。一踏進展廳,茅子芳就被一件件刻瓷藝術品深深吸引。「像磁石吸鐵一樣。」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看到刻瓷藝術品,70歲的茅子芳眉飛色舞,「在這之前,我沒聽說過更沒見過刻瓷。」那次展覽為茅子芳打開了一扇藝術的大門,「就是這個展覽,將我引上了刻瓷藝術的道路」。此後,茅子芳利用業餘時間鑽研刻瓷,家裡吃飯用的白瓷盤子、飯碗,都成了他的試驗對象。
工美學校畢業後,茅子芳被分配到北京玉器廠工作,從廠裡到朱友麟工作的北京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距離不過300米。但對於茅子芳來說,這300米的求師之路,卻頗費了一番工夫。「我幾次想去拜訪朱先生,向他請教,又怕人家將我拒之門外。」猶豫再三,已經潛心研究了一段時間刻瓷的茅子芳終於叩響了朱友麟工作室的大門。那是一個午休時間,茅子芳帶著自己的兩件作品,向朱友麟說明來意。令茅子芳驚喜和意外的是,朱友麟認真看了這兩件作品,給了客觀細緻的指導,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從工具的使用到技法,都講得非常仔細,最後還囑咐我好好學習刻瓷,將來把刻瓷藝術傳下去」。彼時的朱友麟已經年邁多病,雖然這樣的教導只有不多的幾次,但對年輕好學的茅子芳來說,已經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