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 超凡卓越追夢之藝 簡正鎮
簡正鎮原本是知名的平面設計師,專門為表演藝術團體設計節目海報、DM以及節目單,在一次整理自己工作室的偶然間,發現了一支年久失修的老手錶,為了讓它重獲生機,簡正鎮便從2005年開始去上鐘錶基礎維修課程、機械加工課程,甚至遠赴美國與日本學習手工金雕,開啟了一段長達十年的金屬微雕學習成長之旅。
孤獨求道
簡正鎮名叫「正鎮」,但朋友卻都叫他「歪歪」,既是歪歪,就知道不可能安於現狀,而這也似乎預言了他走上一條絕不直順的創業之路,「這條金屬微雕之路比我想像中更加孤獨,不僅在台灣找不到同伴,甚至無前例可循。我只能放棄一切從零開始,靠著自己跌跌撞撞慢慢地摸索。」 原本簡正鎮的工作有淡旺季之分,忙的時候很忙,閒的時候很無聊,簡正鎮決定利用空檔來學點東西。由於他從小對錶很有興趣,手上收集了一些便宜的老錶,於是他開始把錶拆來玩,還報名了鐘錶基礎維修課程。漸漸地,有些朋友帶了錶來給他修,其中有一些漂亮的雕花瑞士手錶,引發他的興趣,他開始創作起自己的手錶,從此走入金屬微雕的世界。
苦心鑽研
金屬微雕,是簡正鎮自己取的名字,一般稱為金屬精密雕刻,但對他來說,「我工作的時候要用放大鏡,所以我覺得『金屬微雕』四個字比較貼近我的工作現況。」為了學習金屬微雕,從2005年起,簡正鎮隻身走上「金屬微雕」創作,他偶然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美國的工作坊,即使英文程度不太好,但還是報名了。從上飛機開始,轉機、租車,一路語言不通諸多不順。簡正鎮笑談當年的驚險歷程,但他認為,「當你有一個很大的目標,大過你的恐懼時,你就不會在意這些了。」他在美國的金屬雕刻老師那裡學到了充滿花草圖紋的西部風格金屬雕刻。簡正鎮甚至前後赴美2次,總花費百萬,取得了美國GRS Metal Engraving與GRS Western Engraving認證。採訪過程中提及了金屬微雕初期的一件往事,有一次他把一隻刻雕刻好的腕錶交付給客戶,客戶按之前說好了的價錢買下後卻對他說,老實告訴你,你這個東西不值甚麼錢。「我當時為了生活,不能夠說不賣了,但是回去後我嚎啕大哭,」他說。不過逆境就是成長的最佳動力,他苦心鑽研資料,努力雕刻機械錶、刀具刻花等作品,終成為許多企業界大老闆喜愛的收藏品,技嘉基金會執行長劉明雄、中華賓士董事劉楚明都是愛好者之一。
汲取東方精神
雖然技巧在摸索中逐漸進步,但簡正鎮隱約覺得,他無法在美國學到的圖案中得到共鳴。當他苦於無人指導鑲嵌技法時,他在黃金博物館看到日本「人間國寶」中川衛的金工創作展,十分認同日本工藝生活化的概念,同時也為作品中的東方美學深深著迷,日本達人精神最叫人佩服的地方在於鑽研與投入,是對細節的全面執著。他再次發揮好學的精神,問大師可不可以去日本拜訪、請教,竟得到大師的許可。他記得很清楚,當大師第一眼看見他作品,便指出打磨表面不該使用砂紙,而應該用砥石,嚇了他好大一跳。此外,大師還教他用手拿布沾炭粉拋光表面,才會產生溫潤的光澤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