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期]製錶文化的傳承-薄型化
製錶工藝的發展從懷錶到腕錶,至今約四百五十年的演進,隨著工藝上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和加工母機的精密化之下,體積逐漸變小,厚度逐漸薄(圖一),其中的轉變是累積了多少傳統製錶工藝的智慧結晶,克服了多少製錶上的失敗經驗才能成就至今,以視覺上和配戴上的感觀而言「薄形化」對於整體製錶工藝上的發展,長久以來一直都是製錶工藝上努力的方向及研究的目標課題。
▲ 左(圖一)薄形化一直都是製的目標課題。
▲ 右(圖二)芝麻鍊恆定動力的傳動結構。
「19世紀」在製錶工藝的極致展下,整體而言逐漸達到傳統製錶手工工藝的高峰,在當時為了突破厚度上的限制,逐漸捨棄了「芝恆定動力的傳動結構」(圖二),使得懷結構更加的薄形化、簡單化,進而再以傳統的手工製錶工藝,改善了齒輪間走時所產生的阻力(圖三),並結合了紅寶石高硬度耐磨的特性(圖四),大大的強化了鐘錶在精準度上和使用耐用度上的精準和壽命,創造出鐘錶的高峰。
▲ 左(圖三)齒輪打磨對照未打磨。
▲ 右(圖四)紅寶石強化了鐘錶的壽命。
在19世紀1830年,當時就可以製作出厚度僅2mm的極薄琺瑯懷錶(圖五),這只懷錶,以傳統手工的製工藝,結合手工的繁複雕花和高溫燒製的手工彩繪琺瑯,克服了厚度上的限制及製錶上的思維,內式面盤進而創造出了製錶文化上的永恆標竿,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著實的令人佩服。而時至今日,經過了世代的轉變,懷錶轉變成腕錶,因為配戴位置的不同,對於外型設計而言;在機芯尺寸上,外型的設計就更加的有所限制了。
▲(圖五)極薄琺瑯懷錶
▲ 左(圖六)伯爵1.2mm極薄機芯。
▲ 右(圖八)1003手上鍊的超薄機芯。
而對於製錶的工藝傳承發展上,在八年代各大品牌彼此的競爭較量之下,歷經世代的經驗累積與技術上的極致突破,當時的伯爵發表出1.2mm極超薄的驚人款機芯(圖六),整只腕錶的厚度僅3.42mm(圖七),整只腕的設計作工特殊細緻,在鐘錶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代的歷史地位,至今還無法突破。
只不過有些遺憾的是,這顆伯爵20P的「極超薄」機芯,雖然有特殊的歷史定位,但是在實際配戴的考驗之下,由於實在太薄,整只腕錶經不起碰撞,而且故障頻傳,難以維修,因而很快的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相信至今有很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有這顆「極超薄」的機芯存在。若是擁有此錶的朋友,在配戴時不管是碰撞或是防水,就需要特別的注意,筆者購入此錶後還沒有勇氣配戴它,但是每次在放大鏡下欣賞時,其設計的巧思、滾珠軸承的齒輪轉動,及鏤空雕花精緻工藝,再再表現了思維的創新和製錶文化的傳承,雖然不太實用,但其存在目的早已超越了實用的角度。
▲(圖七)伯爵20P的極薄錶
另外,超薄形的腕錶,不可不提的便是江詩丹頓1003手上鍊的超薄機芯(圖八),雖然此機芯在薄度上無法稱霸,但是以全面性綜合而言,無論是在鐘錶的工藝上擁有日內瓦印記的認證(圖九),在配戴的耐用性上50年代生產考驗至今穩定耐用)、材質的恆久性上(機板由750K金實金打造而成),此手上鍊超薄機芯,皆屬極致領先的地位,這款江詩丹頓Historique Vltra-Fine 1955超薄錶(圖十),筆者配戴至今仍精準穩定,幾乎常常「忘了它的存在」,還以為忘了配戴腕錶,這其實就是超薄錶的另類價值了。
待續..
▲ 左(圖九)日內瓦印記認證。
▲ 右(圖十)1955超薄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