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期] 近代點翠工藝掌門人 王心瑜
王心瑜骨子裡有著古代女性獨特的華貴氣質,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作品將古代的貴族精神傳遞給現代女性。在中國逐漸擁有設計話語權的當今,她早已開始屬於華人的創作,打造華人世界的奢侈品。點翠,便是其中之一。
美感養成
紐約在分裂與融合的文化背景下,產生多樣的藝術設計風格,甚至影響著後世幾代的創作者。旅居紐約30餘年的王心瑜,長期從事建築與服裝設計,豐富的設計經驗養成了她對美感「一觸即發」的先覺。王心瑜在這飄泊歲月中經歷的洗禮,經歷過嚴重的種族歧視,深深期許日後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壯大,也讓她更珍惜自己的文化,且體認到歐美奢華品牌再怎樣也比不上無比尊貴美麗的點翠工藝,更喚起了她對傳承華夏美學的使命感,延伸出「兩翠三有」的精神,導入雅緻生活之東方美學。
中華文化
2008年,王心瑜全心投入到珠寶設計,並創立肆玖貳捌東方美學空間,發展一站式體驗,讓客戶能夠沉浸在高雅精緻的東方美學氛圍裏。為求完美發揮創意設計,採用臺灣精工鑲嵌與手工藝,創造出三好作品(原料好、設計好、工藝好)。近年來,鑒於中華文化傳承之重要,將早期收藏的清代到民初點翠老物件,重新加以設計、加工成現代人可以佩戴的文化創意、藝術珠寶,將傳統工藝融入生活之中,讓大家在日常佩戴中,領略皇家工藝之美以及傳統文化之德,而點翠便是王心瑜永遠不變的熱愛與投入。
華麗璀璨神秘點翠
一抹深邃神秘的藍,璀璨幻彩如時光流溢,將美好凝於世間。點翠,從戰國時代起便是後宮佳麗配戴之至愛,它驚心動魄的光輝裡,潛藏著歷史風起雲湧的見證,皇族寵愛和權力的象徵,以及女性的大無畏精神。藝師們經過繁瑣工序,將這深厚的文化底蘊精雕細琢,化為尊貴的人生態度鑲嵌其中。點翠製作工藝極為繁雜,先將金、銀片按花形制作成一個底托,再用金絲沿著圖案花形的邊緣焊個槽,在中間部分塗上適量的膠水,將翠鳥的羽毛巧妙地粘貼在金銀製成的金屬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圖案,一般還會鑲嵌珍珠、翡翠、珊瑚、瑪瑙等寶玉石,越發顯得典雅而華貴。
珍稀文物
點翠原料翠羽的來源—翠鳥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故這項工藝已經失傳。作為一種精細手工藝品,點翠只選取翠鳥背部極少的土耳其藍或紫調的羽毛製作而成。在清朝,點翠是皇宮御用,即使到民國也是權貴象徵。存世品相好的點翠極為稀有,點翠真品已屬於保護文物級別。不過絕美的點翠並沒有被世人遺忘,王心瑜成立的「肆玖貳捌東方美學空間」運用點翠老件,結合現代設計美學,將歷史珍品融入當代藝術,重新設計、製作成適合現代人佩戴的藝術珠寶,呈現現今最受重視的東方美學,在傳承歷史文化之間,讓文創風格展現新生。
高雅品味
當被問及怎樣才算得上是好的點翠,王心瑜以掌門人之姿娓娓道來:「點翠本身的胎底、點翠要精緻細膩,其次整體設計的構圖、色彩要和諧出彩,主體要明確,不可喧賓奪主,所有材料包括配石盡量完美,最後鑲嵌工藝要靈活生動,細節要到位。總之,美觀、收藏與實用兼具,這才算是一件好的點翠作品。」王心瑜嚴格選用天然的材質,確保與點翠工藝搭配的品質感,點翠與配石互為襯托或對比,在視覺上給人鮮活的氣息,寶石的溫潤與翠羽星星點點的光芒讓人百看不厭。除了需要考慮色澤的統一和變化外,還要考慮到鳥羽紋路和造型的關係:如果飾物開光處是圓形,要以向心圓秩序排列粘貼;如果是方形,就要以上下軸為基準,縱向排列。工藝考究極致,需要超凡的手感和經驗才能完成。
老件新生
因為點翠的材料難得且難以保存,即便是故宮也僅存20餘件。王心瑜卻立志守護這項歷經千年沉澱的工藝,她走過世界各地—德國、義大利、法國等,找尋那些因為「戰爭」和「掠奪」而流離失所的點翠舊件。最後再在這些歷經千回百轉的舊件上進行設計,讓工匠們精工鑲嵌,在不破壞原貌的基礎上加以當代設計項目,經過繁瑣工序,耗費多時製成一件件尊貴典雅的作品,散發熠熠生輝且動人心弦的絕代芳華。
王心渝
1958年出生於台灣,與生俱來的天份與美感,注定了從事設計的一生。小學畢業,以女狀元之分數考入非常嚴格的私立中學,後又以狀元之高分考入台灣南部名校台南女中,最後就讀於國立成功大學,專攻建築設計。結婚後,因應先生工作關係,轉入服裝設計。旅居美國紐約時,和美國幾大服裝品牌合作,獲得不少好評。2008年金融風暴,結束美國公司,轉投珠寶設計,發展國內市場。為求完美發揮創意設計,只能採用台灣精工鑲嵌與手工藝,創作三好作品–原料好、設計好、工藝好。這幾年,鑒於中華文化傳承之重要,將早期收藏的清代到民初點翠老件,重新加以設計、加工成現代人可以佩戴的文化創意、藝術珠寶,將傳統工藝融入生活之中,讓大家在日常佩戴中,領略傳統工藝之美以及傳統文化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