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期]製錶文化的傳承-上鍊結構
由製錶文化的歷史演進之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鐘錶」自古以來,便是配戴擁有者的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從「懷錶」的出現到現今人人都能擁有的「腕錶」,至今約四百多年的演進,最早由「王公貴族」及「名媛紳士」的必要裝飾配件開始,經由鐘錶工藝上的發展與設計進化,在使用上越來越方便;其中在製錶的文化的傳承發展上,腕錶的普遍與流行,回朔歷史不可不提到的製錶傳承,那便是「上鍊結構」的發明。
▲ 左(圖一)鑰匙上鍊懷錶。
▲ 右(圖二)開蓋上鍊。
回首上鍊結構的發展,起初由(圖一)鑰匙上鍊增加懷錶動力開始(圖二),由於鑰匙上鍊結構簡單不易故障,時至今日,還有很多的鐘錶保持著最原始的上鍊方式(圖三),只不過鑰匙上鍊的缺點就是鑰匙不能遺失,若沒鑰匙便無法上鍊,因此方便的「手動上鍊」便應運而生(圖四),所謂的手動上鍊,便是在動力發條上增加傳動齒輪,引導至錶冠(圖五)直接旋轉錶冠產生動力,此種傳動結構簡單方便,為一般高級錶款所用,懷錶流行發展的中後期產品,幾乎皆使用「手動上鍊」的傳送動力系統。
▲ 左(圖三)現代報時座鐘。
▲ 右(圖四)手動上鍊轉動發條。
而「自動上鍊」結構的發明,起源於1770年瑞士製錶師Abraham-Louis Pettrlet亞伯拉罕-路易.伯特萊(圖六),發明了懷錶的自動上鍊結構(圖七),利用偏心的擺錘轉動,帶動增加發條盒的動力來源,使懷錶的動力,因為配戴者身體的活動而轉化成鐘錶動力,讓動力源源不絕。
在發明之初,造成了些許的熱潮,只不過自動上鍊結構在懷錶上的動力表現不如預期,置放在口袋中的懷錶,僅能接收身體上的晃動,在一般日常的生活作息之下,無法有效的提供懷錶的動力來源,以至於懷錶的自動上鍊結構曇花一現,無法進入懷錶機芯的主流結構,長久以來,一直都是以「手動上鍊」的傳動結構為主。
▲(圖五)手動上鍊齒輪結構。
▲ 左(圖六)Abraham-Louis Pettrlet。
▲ 右(圖七)最早懷錶自動上鏈。
而1930年後「腕錶」的流行,便和懷錶的進程大為不同,「自動上鍊」的動力結構,在腕錶的世代裡,起源於1923年英國人Harwood夏活發明的世界第一只撞鎚式自動上鍊,特殊無錶冠的自動上鍊腕錶(圖八),此世界第一只的自動上鍊腕錶,為了突顯自動上鍊的特性,捨棄了傳統手錶有龍頭的設計,在外觀上明顯的突顯夏活自動錶的特色;調校時間的方式設計於外框的左右轉動,左轉外框為逆時計方向調整時間,右轉外框為順時計方向調整時間,調整時6點鐘方向的小圓點視窗會呈現白色的狀態,當調整確定之後,錶框必須回歸到置中的位置,當回歸置中的時候,6點鐘方向的小圓點,將會呈現紅色的狀態,此時紅色的小圓點代表時分針已確定結合不再滑動,手錶的功能開始運作正常,此特殊的調時結構特立創新,表現出夏活自動錶的方便與創意,也因此漸漸讓懷錶世代劃下了句點。
▲ 左(圖八)最早無錶冠自動上鏈。
▲ 中(圖九)270度回撥上發條。
▲ 右(圖十)左右來回上發條。
而在其「撞鎚式自動上鍊」的結構方面,夏活自動錶的自動鎚活動角度只能約270度的左右來回撥上發條(圖九)(圖十),左右兩邊各一組避震裝置,來吸取自動鎚左右來回撥上發條的衝動力道,由此自動鎚左右撞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