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期] 陶瓷藝術 許朝宗
1955年出生於宜蘭,其作品歷經70年代的明清古陶瓷風潮,80年代仿宋的汝、官、哥、定、鈞,90年代的黃金彩時期,2000年之後的鐵鏽花,直到今日的鐵鏽花黃金雕塑,許朝宗的作品跨越不同時期,資歷十分豐富,可說是以陶瓷來書寫臺灣的文化美學史。
培養一技之長
說起許朝宗,在兩岸三地甚至國際陶瓷界,都堪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師級人物;而這位性情率直的大師從來不諱言,1976年從軍中退伍的時候,21歲、念農業職業學校森林科出身的他原本在宜蘭當地的木業場上班,從沒接觸過陶瓷產業,後來為了追求住在三峽的太太,才從宜蘭來到鶯歌發展,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一開始進入當時頗具規模的「市拿陶瓷」擔任品管員,說是品管員,其實是打雜,工作簡單,收入也穩定,他卻不想安於現狀,希望培養一技之長,只要有機會,便仔細觀察師傅們如何煉土、塑形、素燒、上釉、釉燒,後來升至生產管理員、製造課課長,有更多機會近距離觀察許多製程的「眉角」,默默記在心裡,回家立刻動手試做,那時他還沒有自己的窯,只能隔天再拿回窯廠試燒,一步步增強功力。「當人家員工,正職一定要先顧好,只能利用自己的時間『偷看』、『偷學』,不可以踰矩。」他說:「這是本分。」
鶯歌落地生根
許朝宗在民國64年來到鶯歌,一開始是在工廠裡擔任品管,「說的好聽是品管,事實上就是打雜的,什麼事情都要做」,雖然現在回憶起當時的辛苦,但從來沒有做過陶瓷的許朝宗,因為工作態度認真,加上肯學習、很上進,因此沒有多久,在同行之間讚譽有加。在民國71年時,由陶藝大師林葆家技術指導,幾位股東出資,創設了鶯歌著名的吉洲窯,便將他找來擔任廠長管理職務。後來吉洲窯獲利不如預期,在大股東陸續退出時,許朝宗順勢將公司頂下來,原來從中山北路遷移到內湖的工廠,正好遇到土地徵收,因此他便將公司遷移至鶯歌,才在鶯歌落戶生根。
仿古打響名號
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的許朝宗,決定自購土地建廠,在他勇於挑戰的個性下,順利的完成土地變更、安裝管線等前置作業。不服輸的許朝宗,一開始做陶就很積極參賽,也成為各項陶瓷比賽的常勝軍,早期的作品以商業化的仿古陶瓷為主,那個時期台灣所謂的藝術,可說由仿古開始,彩繪也以仿明朝與清朝的產品為主,所以工廠老闆能夠請很多人來廠裡畫仿古陶瓷品,「台灣最早期沒有色釉,一開始燒色釉的只有兩個廠,一個是曉芳窯,另一個就是吉洲窯」當時的色釉產品很稀少,因此市場價格都很高,幾乎跟仿古不相上下,他自己受客戶委託研究仿宋的色釉,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完成。但到後來,台灣的陶瓷工廠面臨了大陸產品的低價競爭,包括色釉在內的市場都被擠壓,因此到了民國80年左右,鶯歌的陶瓷工廠大多都收掉,「包括吉洲窯在內,大概只剩下6、7家。」許朝宗說。
突破萎縮困境
九O年代,鶯歌陶瓷面臨中國廉價品大軍壓境的窘境,仿古藝術陶瓷商品不僅外銷熱潮衰退,連內需市場都岌岌可危,整個產業急轉直下,陶瓷廠有的外移出走,有的撐不下去忍痛收攤,許朝宗卻把危機當做轉機,趁勢轉作藝術性與價值較高的創作陶瓷,對於釉藥、釉色、燒窯、造型更加投入鑽研,積極突破仿古陶瓷的瓶頸,他試著將陶土結合其他媒材,以重新詮釋仿古藝術瓷的描金、亮金、金彩系列作品及「鐵繡花」系列為代表。金彩系列是他將11%的金水使用在無釉坯體上,經過反覆實驗,終於做出期待的霧金質感。鐵鏽花也是出自一次跳脫常軌的釉藥配方試驗,將具有鐵鏽質感的試片轉化成細膩的鐵鏽花瓷。在那個陶藝創作還不多見的年代,許朝宗創作之餘,也帶著作品積極征戰全台各地陶瓷競賽,與其他藝術家交流、拓展視野、累積經驗,這十年也是他在全國陶藝競賽中獲獎最多、迅速累積高知名度的時期,成功建立個人品牌形象。
許朝宗
主要經歷
1975 創立吉洲窯
2003 當選鶯歌鎮陶瓷藝術發展協會第五屆理事長
2003-2009 應聘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師徒制專業師傅
2005 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工藝家
2010 受聘致理技術學院副教授專業技術人員
2011 陶瓷博物館、陶瓷學院教授老師
2013 升等專業技術正教授
2015 獲德國麥森瓷器藝術工作營駐廠藝術家
2020 新北市政府公告登錄仿古陶瓷並認定保存者
代表作品
金彩系列、鐵鏽花釉系列
得獎紀錄
1995 獲「鶯歌陶瓷嘉年華」第1屆陶瓷作品比賽金鶯獎第一名
1997 獲「台灣生活用品評選暨展覽」最優獎
1999 獲「台灣省手工業工藝設計競賽」陶瓷類金獎
2004 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授證「國家工藝獎」
2008 獲上海「民族民俗民間文化博覽會」創新獎
2009 獲邀擔任致理技術學院駐校藝術家
2013 獲教育部「資深工藝師工藝精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