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期]鐘錶的發展演繹-攜帶時間
在現今的生活環境中,人人手上佩戴的腕錶,在生活上給了我們很大的便利,讓我們能精準的安排控制我們生活的時間,能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但是何時我們才開始「攜帶時間」,把「時間」攜帶在身上呢?
現今腕錶的設計,最初的時代背景到底為何,形式上如何演變?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設計出腕錶的佩戴形制?在許多電影裡面,常看到很多紳士貴族,人人都佩戴一只懷錶,而是在什麼時候人人開始佩戴腕錶的呢?就讓我們來好好的感受一下鐘錶的發展演繹。
▲ 左(圖一)「日晷」最早時間的具體形象
▲ 中(圖二)「銅壺滴漏」的水鐘
▲ 右(圖三)「沙鐘」也稱之為沙漏
回顧人類的歷史,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了求取計算出一天的長度,因而漸漸的有了時間的概念,但是有了概念後,是要如何把時間形象化?
這是一個最基礎的課題。古時候利用太陽光線,投向物體造成影子來推測時間,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方式,也就是大家應該都知道的「立竿見影」,這便是三千多年前,人類要知道時間,用的最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了,因此「日晷」的出現(圖一)便是最早時間的具體形象。
古人利用「立竿見影」的方式,從陽光照射的角度,竿影的長度來推測出時間上的變化;此方式雖然方便,但是由於冬天、夏天的影子長度不同,再加上陰天或夜晚或室內都無法取得太陽的位置,因而無法得知時間的顯示,所以其他的時間顯示方式應運而生。
▲ 左(圖四)蠟燭長短計時
▲ 中(圖五)油燈計時
▲ 右(圖六)燃燒香粉的計時
中國古代的銅壺滴漏(圖二)就是利用細水長流的原理,設計出的一種方便計時的工具,漏壺由4個大小不等的銅壺組成,依次滴水儲存入受水壺,壺中浮箭逐漸上升,浮箭上的刻度顯示出各時辰的刻度。「沙鐘」(圖三)也稱之為沙漏,其原理以幼沙代替水流,由一個流沙池流到另一個流沙池,以流沙的速度來計算顯示出時間的長短,流沙池上繪有刻度,從而得知時間。以控制流沙量,來設計出不同時間長短的沙鐘,獲得不同的時間。
▲(圖七)水運儀象台
「火鐘」在古代人類的生活之中也相當普遍,大自然的環境裡,能接觸到的不外乎是太陽、水、火..等。想當然爾,火的運用更是直接和快速,以火來計時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最早用於照明環境的蠟燭(圖四),常見於古代西洋照明環境的油燈(圖五),還有燃燒檀香粉末的香印或香篆(圖六)我們在古代的戲劇之中,常可聽到時間長短的形容詞,「需要一柱香的時間!」…等,這些都是火鐘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
▲(圖八)「紐倫堡蛋」的出現
在整個歷史洪流之中,直至九百多年前,宋朝蘇頌發明了「水運儀象台」(圖七)才逐漸開始了機械設計的型制,進而慢慢的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