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鐘錶的發展演繹-懷錶的變化
上一期提到「懷錶流行」對於鐘錶發展史,計算其發展的時間,也不過大約是450年左右的時間。在整體至今約450年的發展之下,從「懷錶」到「腕錶」的發展,歷經了三百多年的流行演變,除了往薄型化和小型化的發展之外,外觀上的華麗(圖一)亦是鐘錶設計的發展方向,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之一,不管是手工的細緻雕花,還是鏤空機芯極致工藝的展現(圖二),細緻的鏤空雕花,在在都展現出製錶師的努力用心,和傳統製錶工藝的極致精神,若是加上了珠寶的配飾(圖三),更可襯托出當時擁有者身分與地位,以及生活上的品味。
▲(圖一)尺寸往小型化發展
不過除此之外,在外型的設計與形狀上會有何變化呢?「懷錶」在大眾的認知上面,好像都是圓形居多,有可能是因為懷錶配戴方式的關係(圖四)。以實用性來說,圓形的形狀放在口袋拿取容易,沒有彎曲角度的阻擋,再加上懷錶鍊鉤,勾於龍頭上方的金屬錶耳上,因而懷錶是以圓形居多。
▲ 左:(圖二)細部鏤空雕花 右:(圖三)珠寶的搭配
但是在整體的鐘錶設計發展之下,外型的演變也早已是鐘錶設計的重點之一。例如這只約莫兩百年前的懷錶(圖五),方形的外觀,圓形清楚的時間顯示,雕花的錶耳釦環和時間外面的雕花窗框,處處都顯示了鐘錶設計的用心,再加上手工琺瑯的面盤和邊緣華麗的琺瑯製作,也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在早期鐘錶設計的細緻與續密!
▲ 左 :(圖四)懷錶的配飾 右:(圖五)方形的懷錶
而在鐘錶設計的外觀上,有些形狀上的設計,是會以客戶的重點識別需求量身打造,就如同(圖六)三角形的懷錶,就是大約在1920年左右,專為共濟會所設計製作的,整體的外型已經是共濟會的基本象徵,再加上共濟會的標誌圖騰,直接製作在面盤的時針和分針上面。
三角形的珍珠母貝面盤,在所有的時標上面,以十二種不同的秘密標誌,取代了各個小時的時標,更添加了共濟會的神秘形象。
▲(圖六)三角形的共濟會懷錶
翻到背面(圖六),可以發現刻滿了共濟會相關的圖騰與標示,有我們熟知的全知之眼、圓規與方矩等等。一只懷錶,表現了多少鐘錶設計的無限想像空間!
一只懷錶的設計,也讓鐘錶的功能,能加以無限的擴充,讓其所能代表的,遠超過鐘錶本身的計時意義,我想這便是鐘錶本身吸引人的地方。
▲(圖七)五角形、八角形、十角形
▲(圖八)花形、扇形、特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