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 當代藝聖 金永才
金永才的天賦自年幼時已得到體現,自幼熱愛藝術,對古玩珍品、青銅器等情有獨鍾,且具天生具有一雙火眼金睛。30多年的風雨兼程,已熟練掌握烏銅走銀製作工藝的他,將古老的傳統工藝完整地保留下來,先後共創作了百餘件烏銅走銀工藝品。與此同時,他還開館授徒,為工藝傳承盡心盡力。
因緣際會
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始創於清雍正年間的雲南石屏縣,距今已有300年歷史,它與北京景泰藍並稱「天下銅藝雙絕」。1935年,戰火四起,手工藝人沒了生意,很多老手藝人回鄉或改行。但在昆明民生街有一個叫岳忠明的人(岳氏家族第四代傳承人),雖然改行不做烏銅走銀,但仍然在堅持做銀器。「他的姨老倌蘇繼成多年來都在協助他做銀器,私下傳授了不少。」金永才扶著煙筒說道。這個突破性的傳承,對延續烏銅走銀在雲南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蘇繼成先後完成了精美的烏銅走銀作品。「我師傅李加汝年輕的時候也認識蘇繼成,有一些往來和溝通。」金永才說,自己的師傅早先在昆明學了銀的手藝,後來和銅鋪的一個手藝人成爲摯友,經常一起切磋,慢慢摸索出了烏銅走銀的技法。本來可以發展得不錯,但因爲戰爭的原因,師傅在艱難的環境下堅持著這門手藝,最後回到了昆明。
人才式微
「烏銅走銀最鼎盛的時代是清末民初(二十世紀初中期)」,金永才說道。當時昆明有二三十家店鋪經營烏銅走銀器,每年僅訂單就達四五千件,不少國民黨軍官乃至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都喜歡訂做烏銅走銀作爲軍刀裝飾類禮品。抗日戰爭(1937-1945年)爆發之後,人們購買能力下降,且貴金屬材料採購困難,而擁有配方的人也相繼去世。「直到改革開放(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從事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師傅李加汝了」,金永才說道。
盡得真傳
談起與師父李加汝的相識,金永才回憶,1975年他年僅18歲,是一名銀匠。他居住的雲南省是一個擁有衆多少數民族的省份,這裡的少數民族喜歡佩戴銀飾,當時,他和李加汝作爲銀匠經常參加禮拜天的趕集,不時會聚在一起。加上雙方的住處僅相隔半公里,時間一長,他便經常到孤寡老人李加汝家裡照顧李的飲食起居。1982年,李加汝正式將金永才收爲徒弟,但並沒有把配方交給他,只是讓他和自己一起製作「烏銅走銀」。直到1995年,80多歲的李加汝身體越來越差,經常住院。金永才說,一次出院後,師傅和他一起吃飯,喝了點兒酒心情不錯,對他說:「烏銅走銀製作技藝不能在我的手上丟失,不然我就成了民族的罪人。」原來,師傅早已把配方寫好,他把配方交給金永才,命令他在15分鐘之內必須背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時間一到,李加汝把配方一燒而淨。隔年1996,李加汝先生與世長辭,「烏銅走銀」的手藝被金永才傳承下來。
堅持手工
烏銅走銀製作技藝分爲煉銅、打片、放樣、下料、鏨刻、走銀、成型、打磨、焐黑等工序。煉銅多在晚上進行,一是要憑著夜光靠眼睛掌握火的溫度,二是深更半夜大家都睡覺了,沒有人偷學。鏨刻、走銀等工序都是技術活,打片則是技術加體力活。打片的技術含量很高,靠的是錘頭功,沒有十年八年,錘頭功是過不了關的。除了煉銅和走銀以外,烏銅走銀的其他工序已可以使用機器,但金永才堅持純手工製作。他說,純手工做出來的器物每一件都是獨特的,用機器做出來的東西千篇一律。另外,純手工的東西可以表現人的情感或內心的想法,機器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納入非遺
2004年下半年,中國第一次普查手工藝人。「那時候相關部門的人打電話給我,我感覺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得到了國家的重視。」金永才說。時隔僅一年,第二次普查突如其來。「那次沒有提前打電話,調查人員直接開著車停到家門口,把我家大門推開,當時我正在院子裡敲銀器呢!」就這樣,烏銅走銀以其獨特的藝術和工藝被列為了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9年,烏銅走銀傳習館正式開館收徒。據了解,這是雲南省第一家非遺傳習館,後來各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的負責人、傳承人都來拜訪學習辦館、收徒模式,以及民間好工藝的傳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