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 輾琢石玉 陳培澤
蟄居山房
1966年迄今,陳培澤已累積半世紀以上的紮實功夫,他融合了中國傳統玉雕「隨物賦形」、「妙契自然」的精神技法,加上西洋美學及工具、技巧,還有自己研究發展的創新方向,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多年前,他為了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毅然決然地捨棄日正當中的玉石廠事業,三十八歲那年回到南投隱居,多年來成績斐然,在國內外屢屢得獎,英國國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也典藏其作品。近來他成立「攻玉山房」,由書法家李穀摩題字,占地兩分半,陳培澤這樣形容:「攻玉山房是我最大的作品。」要成就美玉,必須經過礪石的雕琢,即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玩玉治玉已逾半世紀的石雕職人陳培澤,為其工作室「攻玉山房」所下的注解,似乎也一語道盡他自身對於人生與創作的態度。
藝術美感
陳培澤的父親是舊時臺灣文化協會下的新劇編曲、作曲家,母親則是耳濡目染女工技藝,練就了刺繡巧手工藝的能手,因此在家庭環境的見聞習染下,陳培澤與二哥一樣,培養出畫畫的興趣,小學時曾經在繪畫比賽得到全縣第一名的殊榮。初中畢業後就聽從兄長的建議,到北部寶石公司應徵雕刻練習生的工作,開啟了他與玉石激盪五十多年的生命曲章。
玉匠轉型石雕家
因為雕刻部練習生這項工作,從此點燃了陳培澤對玉石雕刻的熱情,他回憶:「那個時代,是請香港師父來教,而且教了兩年多就回香港了,所以應該是學習了基本技法,但沒時間演練,廣闊的題材造型,在沒有老師的指引帶領下只能一路的去追尋探索。」陳培澤補充說雕刻技法是靠著不斷磨練而成:「剛開始在做學徒時,並不瞭解學習玉雕這種專業技術在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所以看到別人刻出來的成品很漂亮,總是會感到氣餒。」隨著歲月累積下來的經驗,陳培澤的雕刻功夫逐漸受到各界的注目與肯定,不過他並未因此而感到自滿,精進基本功之餘,反而更謙遜不懈地探尋玉雕領域的創新。
創作實驗
創新的實驗讓陳培澤領略到原來玉石雕刻的世界相當寬廣浩瀚,於是他毅然決定走出狹隘匠氣的玉飾市場,朝能量更大、表現方式更寬闊的玉石雕發展。陳培澤說:「傳統石雕技術是以鑿的方式雕琢,能在石材表面留下敲擊的痕跡,與玉雕用碾磨的雕琢方式所呈現的光滑質感與潤利的刀法,是完全不同的。」也由於他打下紮實的雕工技巧,所以在石雕表現上駕輕就熟,並且逐漸擺脫過去的寫實手法,走入抽象世界,使石雕的語言更沉潛。「現在回想起來,最有感觸的作品,都不是追摹傳統符碼圖騰的類型,一心嚮往著創造,但認知上已經認為拙劣的創造比完美的抄襲更可貴,所以一路的探索實驗,樂此不疲。」
關懷在地
陳培澤認知的好作品,就審美觀點來說,當然首重工藝:「第一工藝要美,第二作品反映出創新性、地域性、時代性,在佈局、造型、剪裁及承載的思想,皆能達到善境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陳培澤擅長在人物、器皿、蟲魚鳥獸等各種造型,以漆藝增飾及運用金屬、木貝、寶石、玻璃等多元材質表現。他表示,此次展出的大理石雕刻作品《釋迦牟尼佛》,以陰刻技法加上生漆塗飾,透過精雕細刻的眼部神情,隨著觀者角度移動的奇特效果,彷若悲憫衆生的垂憐眼神。《母土情懷》女性抽象形體上浮雕白鷺絲、蕃薯籐、百合花、牽牛花等臺灣特色表徵,再以生漆鋁粉塗飾,表達對孕育千萬人民家園鄉土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