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期] 古典風雅 獅記珠寶
錢鍾書,「獅記古典首飾」工作室的創始人。因為是獅子座,他更願意別人稱呼他獅子,「獅記」也由此得名。畢業於中國美院公共藝術雕塑系,在西泠印社工作9年,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痴迷中國古典首飾,蒐羅老件賦予新生,透過巧手設計出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文人風景。
藝術底蘊
坐落於翠綠掩映的杭州南宋禦街的「獅記」,地方不大,陳列簡單,三層小樓裡幽靜卻別有一番景致。「對於中國古典首飾的熱愛,始於大學念書時。」錢鍾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多面體。在說起傳統文化時,那份認真和投入,對宋代文人的嚮往與追尋躍然於臉部表情之上;在說起收藏和設計中國古典首飾時,更是如數家珍,在津津樂道背後所蘊含的不僅是深厚的傳統文化積累,也是一顆被藝術吸引的真心。
熱愛古典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雕塑專業的錢鍾書,在念書的時候,錢鍾書就愛上了中國的古代首飾。那些令人稱絕的造型、嘆為觀止的工藝和時光留下的印記都令他沉醉其中,尤其是不同朝代的首飾中蘊藏的獨特氣韻更是他在後來的設計生涯中一直追求的境界:「在我的作品中,我努力想要做出宋代文人的那種意境:閒散,不矯情,如在田園隱居一般。」曾在大學時收集宋代材料,對古典首飾一見鍾情,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開始收藏古典首飾。在西泠印社工作近十年裡,這一腔熱愛依然絲毫未變。後來,藏品收藏之精、數量之多,不少博物館做專題展出還要找來借用。
專注細節
專業性的學習對錢鍾書的首飾設計提供了較好的技藝沉澱和藝術審美,四年雕塑專業的打磨,讓他對作品中的主次關係、空間關係尤為敏感。他坦言,在首飾設計上這一點很適用,對他來說,首飾設計製作就像是在做一尊微型雕塑,畫一幅立體油畫。「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每一個局部都設計合理,同時在整體感上『讓人舒適』的首飾,才是真正的好作品。」珠寶首飾的原創設計對製作工藝的要求出奇得高。錢鍾書的作品從開始到完成,至少需要經過7個步驟:設計、雕蠟、倒模、出模、修模、拋光、鑲嵌,最後出品拍攝圖片。每個步驟都不容有失,尤其是在製作蠟模時的細節把控,有一丁點差別都會令作品和最初的設計有所出入。
量少質精
「獅記珠寶」的出品率本來就不高,新品一旦曝光,即使價格不菲,幾分鐘內就會被顧客買下。「我們的手工費是全杭州最貴,因為杭州最好的雕蠟師傅都在我這兒。價格上來說,我覺得未來還是會上漲,因為不僅老的東西(材料)越來越少,好的手工也越來越難得。」對於「獅記」的未來,錢鍾書心裡非常清晰,他沒有任何擴張的打算。「以我現在的產量來說,只能做線上,一般上了線作品就沒有了。而且,我也不打算再多做,也不想將店鋪擴張,只想自己做得開心就好。雖然目前市場上供不應求但也沒辦法再多做,因為再增量製作我就沒有辦法控制品質了,做出來的東西也就不是我最初要求的標準了。」正因為這樣的專注態度,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錢鍾書和「獅記珠寶」的常客,成了中國古典首飾和傳統工藝的愛好者。
兼顧美學與市場
被問到設計理念的時候,錢鍾書認真想了想:「我最喜歡的其實是宋元明時期的文人風格,但肯定會有清代的風格融合其中。清代的首飾風格比較熱鬧,並不是我鍾愛的,我喜歡孤遠一點的」,接著他又笑著說:「但孤遠的這種肯定是不好賣的,因為看起來就沒有那麼華麗漂亮,我要盡可能把這兩方面融合在一起才可以。」
走遍天涯尋珍寶
在獅記,首飾作品的主要材質大多選用古代或近代的翡翠玉石,即材料都源於稀有的老物,大部分都是貨真價實的收藏品。為了尋找合心稱意的材料,錢鍾書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到處跑,偶爾還會在設計中融入一些國外的老材料,除了內地,香港、歐洲及日本的收藏家、古董珠寶店都是他頻繁光顧的地方。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還跑到鄉下尋找老料,浙江南部、安徽江西等地都被他跑遍了。所謂的「老料」,就是古董首飾上的鑲嵌部分,或是壞了的金銀部分,因為材料漂亮工藝精美都可以取下來充分利用。「黃金和白銀損壞了,但寶石還在,還是很有生命力,那就可以拿下來做。」
老件重生
無論是最初的純粹熱愛,還是如今的親自設計,收藏都是錢鍾書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作為收藏家,他從不愛將收藏的古代首飾清洗得乾乾淨淨,他說:「把這些歲月的痕跡清除乾淨很簡單,但是要再變回這樣卻需要千年。」每枚首飾都被他用紙或透明塑膠包裝好,從重到輕依次擺放在盒子裡。原本並不瞭解人類的手工可以精巧到何種地步,直到欣賞完他的這一小部分收藏,才意識到原來巧奪天工的真正境界竟至於斯。錢鍾書初期時只是隨手畫畫,修理藏品,後面覺得不過癮便開始親自動手製作首飾,碰到那種好看儲存得比較完好的首飾,他會回收回來進行微調,碰到那種有瑕疵和殘缺的老式珠寶會對它們進行拆解、重組和設計製作,一件老首飾便就這樣再次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