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期] 從宮廷走向世界 萃華花絲鑲嵌
起源為皇室工藝
花絲鑲嵌,顧名思義,就是把金屬拉成細絲,運用多種複雜手工藝技法,綴以珠寶等其它元素,製成各種首飾、器物等工藝品的技藝。花絲鑲嵌起源於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金銀錯」,由於完全由金銀絲製成,所以也被稱為「細金工藝」。由一根根花絲到成為一件完整的花絲鑲嵌作品,要依靠堆、壘、編、織、掐、填、攢、焊八大工藝,而每種工藝細分起來又是千變萬化;鑲嵌則以挫、鎪、捶、悶、打、崩、擠、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托和瓜子型凹槽,再鑲以各類寶石。單以工序的繁瑣程度而論,花絲鑲嵌以耗時極久、難度極高、工藝極精著稱於世,極依賴手工技巧和經驗,在燕京八絕中位居前列。正是由於其用料珍奇,工藝繁複,歷史上一向只是皇家御用之物。如果花絲鑲嵌的精髓在花絲,那麼後期的鑲嵌則可以起到畫龍點晴的妙用。
花絲鑲嵌的基礎是花絲。花絲拉製前,要將銀條放在軋條機上反覆壓製,直到成為粗細合適的方條狀後,才能開始正式的拉絲。手工拉絲是幾百年延續下來的傳統,也叫拔絲。拉絲板是專用的拉絲工具,上面由粗到細排列着四五十個不同直徑的眼孔。眼孔一般用合金和鑽石製成,最小的細過髮絲。在將粗絲拉細的過程中,必須有大到小依次通過每個眼孔,不能跳過。有時需要經過十幾次拉製才能得到所需的細絲。最初拉製的銀絲表面粗糙,要費很大力氣,經過多次後才逐漸變得明亮光滑。
往民間流傳
在過去,花絲鑲嵌工藝只為皇室和貴族服務,直到辛亥革命後,該技藝才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民國時期,萃華金銀製品(花絲鑲嵌與鏨刻)工藝的傳承人王征伍,把原本只服務於皇室貴族的工藝,傳給了第二代傳承人夏福元。夏福元領著弟子們,為偽康得皇帝溥儀,製作了登基大典皇冠—《九龍盤玉柱》,純金的皇冠冠柱,蟠龍冠柱,巧奪天工,從此名聲大噪,風靡一時。
扎實基礎
在九一八事變後,當時的盛京城(即現今瀋陽)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原本發展良好的諸多行業都遭到摧殘,而當時已經達到鼎盛時期的瀋陽金銀業,也被摧殘殆盡。萃華匠人們沿襲師傅帶徒弟的傳統,將手工藝傳承下來,為萃華後來的復興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上世紀七十年代,李玉昆拜夏福元為師,學習花絲鑲嵌技藝。李玉昆作為萃華金銀製品(花絲鑲嵌與鏨刻)工藝的第三代傳承人,他在傳統花絲鑲嵌技藝上,嘗試加入了燒藍、點翠等中華工藝,創造出更豐富、更飽滿的珠寶產品,形成一股新的時尚風潮。
匠心不移
有百年歷史的萃華老首飾以及近代珠寶作品,每一件首飾都代表著萃華在不同的歷史年代裡的故事,從清朝光緒帝年間的舊首飾到走向巴黎時裝周的時尚珠寶,一件件花絲臻品將非遺花絲技藝的傳承、萃華的品牌歷史娓娓道來。百年風雨,匠心不改,傳統的技藝,便是靠著這些匠師一代又一代傳承和創新,沉澱過去的技藝,講述今日的故事。
走向國際的期望
最值得紀念的是李玉昆先生的出師之作—《花絲書舫》,上世紀70年代,萃華工匠李玉昆先生製作這一書舫模型,以此模型紀念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書舫上召開。書舫採用傳統手工及拉絲、提花、點藍、鏨花等工藝,是多種工藝融合的精品。揚帆起航,是李玉昆先生對花絲技藝傳承與創新的希望,也是對百年萃華走向國際的期望!創新國粹,讓非遺花絲走出國門,讓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華夏民族藝術之美。
符合時代需求
近年來,不少黃金珠寶企業意識到傳統文化對於行業、產業以及產品的重要意義,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時尚產品結合起來,融合傳統文化和技藝的精髓拓展產品線。有業內人士表示,黃金文化產品要紀錄時代,在提升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同時,用新的設計和理念來滿足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同時,要聯合更多非遺技藝傳承人來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產品。
文化驅動力
據悉,萃華珠寶2018年在北京故宮內開設品牌直營店,成為全球首家進駐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百年珠寶品牌。同時,公司還與故宮博物院開展合作,不斷探尋和挖掘中國非遺花絲鑲嵌、鏨刻、古法金等傳統手工技藝,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出了眾多故宮文創珠寶作品,進一步實現文化驅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