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 緣起珠光 陳甫強
圖.文:陳甫強、編輯部彙整
螺鈿工藝據說源於商朝,這項工藝將經過切割和打磨的貝殼鑲嵌在雕刻或髹漆的器物上,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技藝幾近失傳。在日本戰後,許多工藝師從上海、香港等地來到台灣。陳甫強,一位70歲的螺鈿工藝大師,從小便受到父親陳志升的薰陶,學習了螺鈿手藝。父子倆合作製作的藝術品遍布全台,包括中山樓、蔣家行館等地,甚至在海外也有藏家收藏。
上溯殷商 唐朝傳入日本
螺鈿,通俗稱為貝殼鑲嵌,其中「螺」即指貝殼,「鈿」則是指鑲嵌。在古代,貝殼被用作貨幣進行交易,象徵著價值與珍貴。陳甫強解釋道,螺鈿工藝可以追溯至商朝時期,考古學界發現了螺鈿盤子,雖然其用途至今不明,但後來這一技藝在唐朝時期得到了發展,並傳入了日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螺鈿技藝在日本的發展出現了變化,形成了薄螺鈿的貼貝形式,與中國發源地的工藝有所不同。
螺鈿可分為花螺鈿和白螺鈿,其中白螺鈿全使用白色的珍珠貝,而花螺鈿則使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貝殼。在技法上,又可分為薄螺鈿和厚螺鈿。薄螺鈿直接將貝殼黏貼在木器表面,而厚螺鈿則需要將貝殼嵌入經過沉雕處理的木器內部。陳甫強指出,現今的螺鈿作品多為花螺鈿和厚螺鈿,並且除了以往的大型螺鈿家具外,還出現了許多方便攜帶的螺鈿化妝鏡、梳子、髮簪等小型飾品。陳甫強表示,在繪製圖稿時必須考慮到要使用的貝殼是否足夠、光澤是否豐富等因素,「並不是所有的貝殼都能夠使用,像硨磲貝或牡蠣就不能夠使用,還需要考慮到貝殼的光澤度。」
東陽手藝天下第一
陳甫強說,螺鈿一般鑲嵌在木製品上,大至櫥櫃、家具、馬車,小至鏡子、梳妝盒等,因色彩斑斕、隨不同角度而有不同光影變化,古時用來展現財力,因此僅有達官貴人負擔得起螺鈿工藝品。製作螺鈿需要精巧手藝,祖籍浙江東陽的陳甫強自豪地說,東陽人的手藝天下第一,過去農閒時,眾人一同製作螺鈿貼補家用,逐漸發展成專業事業,但對日抗戰時期,中國各地淪陷,一批工藝師傅分頭奔往上海、香港,陳甫強的父親也逃往香港發展,在陳甫強4個月大時又舉家遷來台灣,與一群工藝師傅定居新竹,把螺鈿、木匠、油漆等各式技藝帶來台灣。
藏家遍布海外
因為螺鈿工藝品精雕細琢,海外藏家對其也表現出相當的興趣。政府曾經下訂單,要求訂製兩套作品,送往約旦和阿拉伯國家。當時明確選定的主題是三皇保皇叔及大破朱仙鎮。陳甫強回憶道,當時因為網路尚未發達,他的父親只能四處查找資料,以確定故事的來源和歷史背景,了解後再動筆畫出圖案、製作螺鈿工藝品,最終成功打造出這兩件螺鈿外交作品。
螺鈿工藝曾經在台灣有著輝煌的紀錄,許多藏家都樂意購買螺鈿工藝品。然而,隨著1990年代產業西進的浪潮,大量量產家具取代了手工作品,許多師傅紛紛轉行謀生,螺鈿工藝也逐漸式微。陳甫強感慨地說,現在在台灣能夠從事螺鈿工藝並願意教學的,可能只剩下他一人了。
傳家之寶
文建會2008年籌拍台灣工藝薪傳錄,找上陳甫強父子拍攝螺鈿傳家寶題材,當時陳甫強請台灣工藝研究所透過國家圖書館,向中山樓協調,盼能親眼再看看父子倆合作的屏風作品。陳甫強父親當時已高齡97歲且行動不便,中山樓允諾後,由陳甫強推著坐輪椅的父親到屏風前,回顧50年前聯手打造的古典螺鈿屏風。陳甫強回憶,已經話都說不太清楚的父親,但看到屏風十分高興,連連點頭說好。陳甫強表示,看到自己早年的作品,心頭感觸萬千,幸虧作品放在中山樓而得以好好保存,若流落民間,恐早已被破壞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