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3期 ]大自然默示錄 琥珀(上) 羅淑萌
資料提供:伊犁珠寶鑑定所 羅淑萌、李俊逸、楊雅婷
◎ 流光溢彩識古珀
琥珀是一種有機寶石,形成於大約2500萬–1億年前的松柏科及豆科植物,這些植物因生長快速或各種自然因素使得樹脂傾流而出並在空氣中逐漸硬化,隨著環境因素深埋於地底,歷經千萬年溫度變化、壓力等地質作用琥珀中的「酚」慢慢釋出而石化。有時琥珀當中還能看到內部含有氣泡、植物、昆蟲,甚至還有一些爬蟲類及鳥類等。科學家也常提取琥珀當中的各種樣本,進行科學研究來得知當時的環境氣候及生態狀況。
▲左:多明尼加琥珀- 昆蟲 中:多明尼加琥珀- 昆蟲 右:俄羅斯琥珀- 植物種子
根據樹種以及形成環境不同,琥珀的顏色、包裹體、型態也都有所不同。現今全世界的琥珀有幾個重要商業來源和常見的產地,其中有:波羅地海、多明尼加、緬甸,而其他市場上不常見及稀有的琥珀產地還有:中國撫順、義大利西西里島、羅馬尼亞、美國紐澤西、加拿大、英國懷特島等地區,在台灣的台東、台南東山、北海岸也都曾有發現過琥珀的紀錄。
▲ 左二:波羅地海白蜜蠟手排、原礦 右:多明尼加琥珀帶有沙岩母岩的原礦
其中波羅地海琥珀的生成年代約為3000萬至4000萬年前,而多明尼加琥珀形成年代約莫1500萬年至2500萬年,英國懷特島琥珀形成年代甚至可追朔至1億3000萬年。
▲左:針葉松科植物枝幹分泌樹脂 右:多明尼加針葉松科植物
◎ 古木參天
不同國家所形成的琥珀,在遠古時期其產生樹脂的樹種截然不同。目前在世界各地被發掘的琥珀,經植物學研究結果顯示,能形成琥珀的裸子植物有: 松科、南洋杉科、柏科植物,以及唯一一種在遠古時期能形成琥珀的被子植物-豆科,當上述植物樹幹受損為了抵禦真菌或被昆蟲啃食分泌出黏稠的樹脂,有時當樹脂恰巧沾黏停留在樹上的昆蟲或附近的植物,就成了植物珀及昆蟲珀的前身。然而有些樹脂石化年代不夠久遠(少於200萬年),因石化不完全,所以表面以手揉搓仍有樹脂黏稠特質,這種材料則稱為「柯巴脂」,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琥珀。
▲左二:現代松科植物所分泌的樹脂 右:印尼-婆羅洲柯巴樹脂
◎ 琥珀風情
波羅地海 Baltic Amber
波羅地海琥珀產自於歐洲波羅地海沿岸,其中包含了烏克蘭、波蘭、德國、丹麥、瑞典等國家。
▲左二:波羅地海- 蜜蠟、蟲珀 右二:波羅地海琥珀雕件
▲左:波羅地海琥珀中的昆蟲 中:波羅地海琥珀- 花、莖幹 右:波羅地海琥珀- 大量的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