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期]自然主義 擬真之藝 Gina Fine Jewelry
圖文提供:Gina Fine Jewelry、編輯部彙整
![[第94期]自然主義 擬真之藝 Gina Fine Jewelry - 第4張圖](https://jewelryinfo1999.com/wp-content/uploads/2024/10/02-3.jpg)
![[第94期]自然主義 擬真之藝 Gina Fine Jewelry - 第5張圖](https://jewelryinfo1999.com/wp-content/uploads/2024/10/03-2.jpg)
複雜專業技術取得專利
Gina Fine Jewelry以18K黃金為基底,鍍上玫瑰金、白金、紫金等,使花瓣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並嵌入珍珠等寶石,製作成胸針、項鍊、耳環、頭飾等。厚度與花瓣相同,大約0.2至0.7毫米。這樣薄的鑄造技術,甚至細微彎曲的花瓣邊緣都能精細表現,這項技術獨一無二,已獲得專利。金智恩代表與三友公司社長朴旭成合作,於2005年成立了Vajra Co., Ltd,並在2005年獲得了精密鑄造與成型的專利,2007年又獲得了利用鮮花鑄造的方法等多項專利。這些專利技術使得她能夠創造出更準確、更堅固的真花鑄造作品。她通過這種特殊的鑄造技術,能夠應用如彎曲、折疊、焊接等製作技術,從而探索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使用這些技術,還能減少原型製作的時間和製造成本。
當被問及秘密時,金智恩解釋了複雜的專業技術:以前的技術無法在快速冷卻的情況下將熔化的金屬鑄造成這麼薄且精細的形狀,但經過不斷研究,Gina Jewelry取得了世界首創的技術。改變熔融金屬的注入口結構是關鍵所在。作為一名藝術家,她在進入不斷發展的AI領域的同時,仍不斷努力保持作品的獨創性。她注重專利技術與創意設計的結合,被天然未加工的自然物的細膩和精巧所吸引,試圖通過立體複製來表現自然物。
一起合作的朴旭成理事的哥哥是金屬工藝家、成信女子大學的朴昊成教授。金智恩代表在弘益大學研究所讀書時,向朴昊成教授學習金屬工藝。朴昊成教授和朴旭成的工作室在同一棟樓裡,由於授課需要經常外出,金智恩代表經常在朴旭成理事的工作室進行實習。兩人各自工作,直到1997年以「GINA」之名合併。因為朴旭成不喜出頭,金智恩代表便成為了代表。金智恩代表堅持參加國際展覽,宣傳「GINA」品牌,並不斷強調要加強全球市場營銷。
入駐上海和香港的高級百貨公司
GINA的全球拓展始於2002年。起初,他們頻繁參觀國際展覽,並開始展示作品,獲得了爆炸性的反響。特別是生花珠寶,讓人們驚嘆「太了不起了(gorgeous)」。展台前總是人頭攢動。東京、香港、上海、北京、杜拜等地,他們積極參展,將作品賣給全球買家,並成功入駐香港連卡佛百貨和上海東方商厦等名品百貨。
他們倆人針對全球市場,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喜好。中東地區如杜拜的人喜歡用黃金製作的大膽設計此生花珠寶也製作成大朵的花。即使在日本也因為不同,東京以北地區偏好小巧精緻的設計,而南部則喜歡華麗的設計。在上海東方商厦銷售的商品價格接近韓國的兩倍,但依然受歡迎,讓他們深感中國的經濟實力。朴旭成理事強於設計中年消費者喜歡的款式,而金智恩代表則擅長為年輕消費者設計流行款式,兩人分工明確。
享譽國際
GINA Fine Jewelry在各種設計比賽中獲獎,並多次被評為優秀工業設計(GOOD DESIGN),設計能力受到認可。然而,他們坦言在韓國從事貴金屬業務並不容易。消費者僅按重量評估價值,而忽視設計;政府則將貴金屬產業視為奢侈品產業,使出口企業面臨諸多困難。他們表示,社會需要認識到珠寶產業的高附加值。看到國人願意高價購買外國名品珠寶,他們感到心痛。雖然在國內被冷落,但他們希望先在國外獲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