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期] 佳達珠寶耀世傳奇
圖.文提供:佳達珠寶、編輯部
45年前,一位在西服訂製業界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毅然決定轉型,投身高端珠寶市場。他就是佳達珠寶的創辦人余忠達。從台灣起步,他以專業眼光與誠信贏得市場,為華人珠寶界注入新活力,成就了佳達珠寶今日的輝煌。
從台灣到中國,打造兩岸雙贏
1980年,余忠達在台灣創立佳達珠寶。創業初期,他秉持「品質至上」的理念,親力親為挑選最頂級的翡翠原石,製作出精美的珠寶。他堅信:「只有最好的珠寶,才能吸引最好的顧客。」這份對品質的堅持,迅速讓佳達珠寶成為翡翠精品的代名詞。
除了追求品質,余忠達始終以誠信為經營基石。即使面對市場上高檔翡翠原料短缺的挑戰,他也能憑藉穩固的供應鏈,持續提供頂級產品。他承諾:「只有經我精挑細選的精品,才會推薦給顧客。」這份信念不僅鞏固了佳達的品牌地位,也提升了翡翠在投資市場上的價值。
從台灣到中國,打造兩岸雙贏
1998年,面對台灣經濟下滑,余忠達果斷將佳達珠寶的市場觸角延伸至香港,這一翡翠交易的核心樞紐。他敏銳預見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從2002年起積極參與中國各地珠寶展,推廣高端翡翠的獨特價值。
2005年,佳達珠寶相繼在上海與北京設立門市,成為連結兩岸珠寶業的橋樑。2017年,佳達更於北京金實匯購物中心開設旗艦店,進一步鞏固品牌在大中華區的領導地位。余忠達認為:「當大眾消費放緩,高端珠寶正是投資者的首選。」佳達珠寶位於上海的門市,更是與國際頂級精品為鄰。藉由這樣的高端環境,余忠達頻繁與全球頂級品牌的經理人交流,掌握第一手市場資訊,讓他的經營策略總是走在業界最前端。
▲左 : 130.06克拉斯里蘭卡無燒藍寶石
▲中 : 7.02克拉天然無燒鴿血紅紅寶石鑽石戒指,GRS證書
▲右 : 5.12克拉天然無燒Vivid Red 紅寶石鑽石戒指,GRS證書
打造珠寶新榮景
在中國市場穩定發展後,余忠達選擇回歸台灣,為當地珠寶業注入新活力。他認為,台灣市場成熟,收藏家對翡翠的認知深厚,但高端商品的選擇長期不足。為此,他於台北設立店面,展出價值超過10億台幣的翡翠精品,為台灣珠寶業建立嶄新標竿。
不僅如此,余忠達致力於於中國多方設點,聯合台灣力量,推廣翡翠文化。透過兩岸市場的合作,他希望打造一個全面的翡翠產業鏈,將台灣的精緻設計與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翡翠的國際地位。他認為,這不僅是珠寶的交流,更是文化的傳承與融合。
余忠達展望未來,強調台灣是佳達的永遠基地,並將以此為起點,放眼全球,迎接更多挑戰。他希望藉由台灣優越的設計能力與中國市場的潛力,推動翡翠精品走向國際舞台,讓這份綠意盎然的美麗在全球大放異彩。
▲翡翠鼎爐 25X15X15公分
品質與文化的傳承
佳達珠寶始終堅守「品質優先」的經營理念,無論是翡翠、紅寶石還是藍寶石,均以極致色澤與卓越質地贏得市場青睞。其中,品牌鎮店之寶之一,由12顆玻璃種翡翠蛋面搭配鑽石設計的套鍊,展現了對工藝與美學的極致追求。佳達珠寶還積極參與國際珠寶博覽會,透過展覽擴大品牌能見度。余忠達認為:「顧客的心要緊緊抓牢,市場機會需要自己去創造!」
珠寶與藝術的融合
同時作為設計師與藝術鑑賞家的余忠達,對珠寶的熱愛超越了商業價值。他坦言:「每件作品的創作,從挑選翡翠到設計製作,都是不可割捨的藝術品。」他對一些得意作品視若珍寶,即使顧客開出高價,他仍捨不得賣出,他解釋道:「每件珠寶都像會微笑的夥伴,帶給我忘憂的喜悅。」
正是對珠寶如此的熱愛與執著,讓余忠達在四十多年的經營中保持熱忱,推動佳達珠寶從一家小型工作室發展成業界翹楚。他也深知,珠寶的價值不僅在於材質本身,更在於設計者對每件作品注入的文化與情感。